支离破碎的北京市场 #2540发表时间:2020-12-09 16:26 支离破碎的北京市场 #2540
三)级差地租 上海是有明确的地段的。因为上海很“高”。有明确的摩天大厦和CBD。 上海是全世界“摩天大厦”最多的城市,有超过10000幢30层以上的高楼。最多的上海市民,生活在半空中。 如果你去SWFC观光厅,遥望远处,你会看见无穷无尽的高楼,无穷无尽的云海玉弓缘,直到尽头。 千万别去拍东方明珠,老傻的。你要拍就拍“高楼直到云海尽头”,这才是全世界唯一难得一见的景观。 ![]() ![]() 直到视线尽头,云海落幕,于是建筑高度逐渐低矮下去。到了青浦几乎没什么高楼。 于是你知道了,“去上海”。 “去上海”,这是一个明确的动词。在长江的尽头,有这么一座拔地而起的城市。 他和广袤的农村截然不同。和沿途的小乡镇截然不同。 如果你去苏州市里看看,也都是二三层的旧街,旧楼。 只有到了上海,才是Skyscraper. 而北京呢。北京只想让你哭。 “去北京”作为一个动词,名词,形容词。他都是不成立的。 北京就是一个大农村。 一路上,你从河北溯流而上。河北是破破烂烂的一个大农村,四五层的砖瓦房。偶尔郊区一个巨大无比的停车场Shopping Mall. 而当你进了北京,你所看到的,还是四五层的砖瓦房。 人民贫困,墙角肮脏。垃圾遍地都是。 还是同样的,一个郊区的Shopping Mall,生活平淡乏味。 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换了一个“行政区”了。 已经从河北进入到了北京的六环,五环,四环,三环。 严格地说,北京甚至都没有一个Skyscraper的天际线。让你知道北京的“核心”中心在哪里。 北京也没有特别热闹,热别值得一逛的核心商圈。摩肩擦踵连手帕都捡不起的体验。 没有核心,如何追随。 绝大多数“北漂”的人,就是买了张火车票,到北京站出来。 随便找个点落脚,就算扎根了。 北京没有核心,也就不存在一代代持续努力,向内环线挤。 四)北京的地段 随着文化和面貌之不同,反映到房地产市场,则是北京的地段原则。 几乎每一个北京朋友都会和你说,“北京虽然是按照环线造的,但是北京的地段,并不遵循环线原则”。 譬如说,二环以内,老北京胡同。 各大部委基本都在二环。衙门的石狮子威严耸立。 但是二环以内的“地段”价值并不高。也没有什么成型的富人区。 因为北京的“二环内”基本遵循“不开发”原则。 拆迁的阻力太大,政府也没那个兴趣。 成片开发楼层不能造得太高,塞条子拿房子的人也太多。KFS没利润。 所以二环内基本是“贫民化”。全部都是破烂肮脏的十元小店。 吃着沙县小吃吉祥馄饨,老北京炒干。住着容积率不到1.0的四合院。 好吧,你说二环是一个孤例。咱们先忽视二环。 北京的好地方,好东西,基本都集中在三环沿线。 从双井,国贸,亮马桥,三元桥,太阳宫,望京,奥体,中关村,金融街,复兴门。 既然二环无法开发,则政府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建造在了三环。 (如图,日光初醒的CBD早晨。几乎所有的北京都市生活片,开场白都是东三环的高架路拍) ![]() 如果你说所有的国家部委,全部都在二环。 豪奢商业设施,都在三环沿线。 出去到了四环五环,则只有“满足基本生活需求”的销品茂。提供大娘水饺味千拉面Uniqlo冲锋衣等等屌丝标配。 如果你说“北京楼市”是这么一个等级流程。那么我捏着鼻子也认了。 二环内算特例,剐了一个同心圆。忽略。 以三环为核心。向外辐射。越是远的地方,配套越差,档次越低,低端货横行。房价更贱更便宜。 放射型。 可是北京的楼市,它根本不是这么一个玩法! 全北京最好的地段,就业岗位最集中,收入最高端,商业最丰富,配套最完善,最适合人类居住,享受现代都市人情味。 可能就是东三环“国贸”附近这一带。北不过三元桥,西不过工体。 可是这一带的房子,一点都不贵! 北京真正贵的,是海淀。 海淀的房价,远远超过朝阳。 若你真的去海淀看看,海淀可以说是“一片残破”。 譬如说,如图这样的房子,你给它估价多少。 ![]() 我如果不告诉你,你根本不会知道这是哪里的房子。 眼看“加州李先生牛肉面”,“儿童摄影请上18楼”,整一个破破烂烂的商住。 这种物业,如果放在山西小县城,就是4000~5000/m的样子。 而且四五千还没人要。整个城市,呈现着一种破败而萧条的样子。 但这里是海淀。如果你联网查一下价格,链家报价差不多在90000元/m,一千多万一套。 10000000,您还别嫌贵,你还别还价。 然并卵,一到秋冬季,整个街道还是呈现出一片萧条而破败的味道。 居民的消费,只享受得起李先生牛肉面。 走道里贴满了小纸条,电梯破破烂烂。商住进进出出。 “老公,你不是答应让我住千万豪宅么”。 这样的房子,如果放在山西县城。就是4000~5000的档次。 破破烂烂,低端低档,没有丝毫豪宅的味道。 按照某些YP的说法,“送给我也不要”。 可是这里是北京,在北京,它就是90000/m。 我不是吐槽北京贵。正好比我们“宏观”上讲,北京是一个很贵的城市,是中国第一都市。 既然北京贵,比山西贵20倍也是合理的。 我是吐槽“海淀贵”。 你要知道,在国贸,在CBD,在朝阳区东三东四,非常好的豪宅也只有80000元/平米啊! 前阵子在东大桥看房子,非常好的全豪宅格局。顶级地段,附近什么都有全配。 房价只要60000/m. 东大桥几乎是我最喜欢的地段了。 我是吐槽北京在“微观”上的不均衡。 海淀价格远远超过朝阳。 破破烂烂萧瑟败旧的社区,价格远远超过CBD顶级豪宅。远远超过工作岗位金领聚集区。 有人说,“海淀”有学区。北京好的学校基本都集中在海淀。 好吧,假设你“贵”的理由是学区。 那么我们拿支笔来计算一下,北京海淀的物业,整体要有数万亿的市值。 如果你的溢价是建立在“学区”的基础上的话,则增值的原因,是那么几百个老师。 哎呀妈呀,吓死我了。赶紧先买份人寿保险压压惊。 这样算下来,岂不是一个老师价值百亿? 老师呀,您出门可千万别被车撞呀。 冬川豆近期有一篇文章,讲大学教育。 ![]() 俗话说,“政治正确无所不在”。 在买房这件事上,你当然也需要顾忌“政治正确”。顾忌社会上的共识,舆论正导向。 譬如说,你花掉了全部的毕生积蓄,再贷款三十年,背几百万房贷。买了一套1000W,70平米,二十年楼龄的无电梯老公房。 亲戚们一定都以为你疯了,以为你SB。花大好的人生买房子不值得。 可是,如果你说,那房子是“学区房”。一切都是为了孩子,一切都是为了教育。 则“孩子”“教育”顿时就是“政治正确”。 亲戚们一下子全被打哑了失声。 然后他们还要反过来恭喜你“学区房总是涨的”,“学区房有升值潜力”。 这就是政治正确,你买普通房子,亲戚们会嘲笑房价跌评论你SB。 你花1.5倍价钱买学区房,顿时就是“大爱无疆”。 而至于学区房是否真能通往“国家干部”的金光大道,这笔投资是不是赔了。旧式科举会不会在一夜之间废除。 亲戚们才不管这事呢。他们在恭维你的同时,又不会真心关心你。对于很多亲戚来说,他们最渴望恨不得看你破产。 本质上,我是极度看淡“学区房”的。学区房在价值上“一文不值”。 相应的,海淀区的房价一文不值。 整个几万亿市值,全部都是沙滩上的泡沫。 五)尊卑贵贱 如果将北京楼市比作一个人的话,那么他是一个“180cm的阳光男孩,身材高大,笑容甜美”。 “月入50K,有房有车无贷,父母双亡很乖”。 从宏观上看,北京楼市好得不能再好。 房价很高,涨得很快。后续购买力也充足。 但是从微观上看,北京楼市一塌糊涂。 简直就是气管接在食管,大肠接着血泵。 “海淀贵过朝阳,县城房卖9W”仅仅是最初的印象。你继续看下去,越是深入了解,越是不可理喻。 从原则上讲,北京可以“在任何一个地段,新造10W元/m的房子”。 北京的“地段扁平化”早已不是什么秘密。六环外的房子,完全可以比三环更贵。 而这事发展到极端,则是“10W+随便建”。 目前北京的市场,基本只要KFS肯用心。把软装做上去,则任何一个地段,都可以开出豪宅。 无论是三环,四环,五环,六环,七环。 东西南北通。 而另一方面,“开出十万”,不意味着你房子的涨价。 好比你一个小区,左手是十万,右手是十万。 您呢,您还是五万。 往大里说,北京任何一个光彩夺目的社区,800米之内,必有“城中村”之类的建筑。 有人说,广州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村。真实完全污蔑伟大首都。北京才是全中国最大的城中村。 (SKP附近的光辉里,污水四溢。商铺背后是个垃圾处理站) ![]() 在北京,不存在“地段,比较,级差”之类说法。 二块很好地段之间的地块,上海人很可能想办法把它“改建”。拆空,重建。 可是北京几乎完全没有“改建”。政府也没什么兴趣“重组”。 北京那么大,建成面积是上海的三倍。绝大部分区域都没有得到“充分优化”。 按照任志强的说法,“遍地是黄金”。 而目前,北京的市场依然以“摊大饼”的方式向外外延。以新区卖地的方式向外外延。 这使得北京任何一个区域都没有得到“充分开发”。 在二个极端昂贵的大型社区之间,往往是废弃的空地,荒无人烟的仓库。贫民窟和毫不值钱的土坯房子。 让人对地产彻底丧失信心。 上一次我去丰台的“总部基地”。 如果你经常坐飞机的话,则航班杂志上的广告铺天盖地。 总部基地号称在五六年前2010就开盘,当时就要卖五六万。 今天按照不亏钱的升值速度,少说也得卖七八万才够本。 但是我沿着丰葆路一路往南开。 ![]() 然后我就看见了一块空地。 然后我又看见了一块空地。 然后我又看见了一整块完全晾晒的空地。 然后我又看见了3*5块完全晾晒的空地。 ………… 我忍不住叹息说,真心想不到,“总部基地出来500米,就已经荒凉如此”。 彻底荒芜,完全没有人烟。 按照目前的房价和地价,8W一平米倒推。你相应的这每一块土地,都要拍卖到100亿以上。 而你知道100亿,对于工商业来说,是一个什么概念么。 华夏银行的市值才一千亿。 这一路过去,我掰着指头数着。一块,二块,三块,四块………… 手指头不够用,脚趾头也不够用。 真的有那么多的企业来填满么? 这无穷无尽的荒地,北京市大兴区的荒地值几千亿资产么。 还有一次,我跑到前门去看一个酒店。 前门大街,在老北京的地位,想必不用说也知道。商业街首选,北京的一张名片。 当然改造后是一落千丈。 一家酒店,配无边游泳池。单卖拆散房间。 它房间卖得不贵,折合单价才1W多点。 温泉入户,地底千米硫磺温泉。 ![]() ![]() ![]() 在谈论中,那小姑娘说,“你若是真有钱,就出3亿现金。200多间客房一起拿去”。 我一口血吐在海报上,“前门边上的完整酒店,就卖3亿”。 “那你老板为什么要卖呢”。 销售经理叹了口气,“生意不好,没人住”。 “每天晚上要370元/晚,太贵了消费不起”。 哥哥吐血快吐成红罐凉茶了。当然我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金。就是感慨想做寓公。 北京楼市给人整体的感觉,是“洼地”实在太多了。 处处都是洼地,处处都是套利机会。 但是当你破绽到了无穷大时,你又变成了“没有破绽”。 因为当你有1001个破绽时,你填补了一个。但是这一个并不能变成利润。 “套利”不能马上产生利润。 后来者还有999个“洼地”可以填。他们何必接你笋盘呢。 只有市场完全健康。套利机会完全抹平。 这时候你发现一个“洼地”,才是赚钱的机会。 六)北京的新房市场 当支离破碎的北京楼市,和码农屌丝的“处房情结”结合在一起,事情发生了更恶劣的变化。 凤凰,尤其是老家乡村算混得比较出头的凤凰,他们是“自视颇高”的。 对于凤凰来说,有一点铁的原则,就是“只买一手房”。 房子偏一点,远一点,交通不便。这些都不重要。 房子贵一点,坑一点,满是概念。被坑了也乐意。 屌丝于是哭诉着“房价太高,穷无立锥之地”。一边花着几倍的性价比,买着五环六环外的“豪宅”。 目前北京房价严重倒挂,三环并不贵。某人刚还在亮马桥找到五万华远的房子。也不是大户型。 可是五环外很贵,六环也很贵。 只要是屌丝买的,郊环都很贵。 ![]() 更为恶劣的,是连“环京”都涨了。 屌丝们一边抹着眼泪,一边对北京市内无数无数的“洼地”视而不见。一边非打破头去买一手房。 不值得同情。 (燕郊,香河,大厂如图。地图尺寸是5KM) ![]() 最为搞笑的,是通州搞“限购”。 通州本来是一个20000元/m都不到的市场。 “新北京”规划一出来,立刻把自己提高到50000元/平米。 而且吊得要命。“史上最严格限购”,要在通州的工作社保,才有资格购买一套。 好像生怕炒房客提早知道了新京的消息,赚走了资产上涨的好处。 我有时候在想,你那破旮旯,二万的时候我都看不上眼。五万真有人抢么。 除非“处房情结”到了晚癌末期,山沟沟里来的凤凰屌丝。 否则我不会在北京城里买么。 你住“新北京”,我住“新首都”。 以后通州成为新北京,把市政府的人马都迁过去。 而北京成为“首都特别市”,四环以内改名字叫“ShouDu”好了。 咱们留守首都。 七)套利的无力 北京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市场。
一般按照“正统”的经济学理论。在这样情况下,会发生“套利”行为。 好比我把周浦八万的房子卖了,换回小陆八万。 哪怕贴点钱,咬咬牙,付个按揭月供也能凑足。 北京市场的特点,在于北京“套利”行为完全无法进行。 北京是迄今唯一“严格征收”20%差价个人所得税的城市。 如果你一套房子,买得早,当年100W入手。 经过了十年,房价涨了十倍。现在1000W。 则你在交5.55%营业税,九百万大约45W之余。你还要交900*20%=180W的个人所得税。 显然,这个接近200W的税收是完全无法承受的。 屌丝们别轻飘飘的说“赚了1000吐200也正常”,换你自己身上,你试试愿意么? 在北京你想买一套房子,想完成一次房产交易,可能是全中国最困难,最复杂的。 作为买方,买房必须“破限购”。可能牵涉到离婚,五年社保等等一系列的麻烦事。 北京市场的特殊之处,在于“卖方”也得要离婚。 离婚,单身出户。名下只保留一套房产。 然后你再等五年。 等到满五年之后,符合“满五唯一不用交所得税”的这条政策。 谁没事离了婚等你五年啊! 所以北京市场的二手房交易极为困难,大约98%的筹码被严格锁定。 每一年北京市民眼看“供不应求”,买家一房难觅。手里的物业又升值了。 可是升值了你也不舍得卖。 卖了就是20%的税。 对于炒家来说,“北京”几乎是炒房的地狱。 因为税收过于严格,市场上能寻觅的笋盘很少。 哪怕卖主卖给你很笋,经过了“税收拔毛”也变得不笋了。 再加上极端苛刻的“破限购”条件。 一般炒家是懒得出手。何必呢,何苦呢,同样炒房子,深圳上海要赚钱容易多了。至少省心力。 另外有点篇幅,不妨要吐槽一下北京的中介业。 北京的中介差,极差,极度差! 北京的中介收费,是全中国一线城市中最高的,平均要到2.7%,折扣后大约2.2% 我南方随便找一个仅收0.5%的中介公司,就能彻底秒杀你。 不仅仅是秒杀,而是横扫。彻底把你扫到垃圾堆里。 南方和北方的服务业,其差距以光年计算。至少差好几个世代。 北京的服务业,和国营餐馆拇指扣在碗汤里的大妈差不多。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“服务”。 北京的中介产业,只要把你带到楼下。指了指门牌号。其他什么事都不管。 而不象南方提供“过五关斩六将”的一条龙服务。 如何破限购,如何破限贷,如何做银行流水,贷款贷不出怎么办,流水银行不认怎么办,资金跟不上要延后三个月怎么办,上家是药单怎么办,上家想抵赖怎么办………… 如果不是解药,我要你中介干什么 :@:@ 北京的中介,几乎什么事也做不了。他们也不帮你动脑筋想办法,不会帮你解决任何问题。 懒到只要伸手指一下房源,就想收十几万中介费。 如果能确信北京市场没什么“衙内”插手的话。 则你从南方搬任何一个中介公司过去,都能彻底秒杀,横扫。 南方任何一家仅收0.5%的中介公司,都比北京2.7%好得多。 让北方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服务业。 八)结语 北京是全中国最大的城市,最大的房地产市值,最大的房地产市场。 从宏观上看,北京是最好的城市。 但是从微观上看,北京支离破碎。 我们很讨厌那些“大而化之”的砖家,一开口就是“北京,美国,汇率资本……” “北京跌30%,上海跌50%” “货币战争,汇率战争,外汇锁定”最近朋友圈刷屏。 我们深受严谨的Marketing训练。凡事喜欢切碎了来看。 很可惜的是,北京就是这样一个“外星怪物”。 北京的市场支离破碎。好的不卖贵价,坏的不卖贱价。说到底,你都不知道它的价格体系是如何制定的。 有的时候,我不怀恶意地想,北京楼市就是一个“土豪市场”。 有一个土豪来到北京,他可以在任何地段,只要他看得顺眼,就可以一掷千金花个3000W买房子。 所以北京市场没有规律可循。因为你无法预测土豪的心血来潮。 另一方面,北京的“整体风险”极大。 北京并不象上海这样,有一个整体崛起的CBD。又或者说,建筑物的高度线。 北京从整体上来说,就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山西县城大农村。 以北京的建筑质量,生活氛围,配套设施。 从级差地租来讲,如果北京不是首都。他的房子就象山西一个县城,最多卖太原的价。 北京的“建成面积”,比上海大三倍。 其人口却差不多。 也就是说北京的“人口密度”要比上海稀疏三倍。 从大地图上看,北京几乎每一寸土地,都没有被充分开发。 北京的房价是被“硬拉”上去的。 对于这样一个平原城市,几乎可以无穷无尽的扩张。你凭什么卖这么贵。难道只凭不饱和供地。 从丰台“总部基地”出来,就被无穷无尽的华北荒野给吓破了胆。 炒房这一科,赚的是别人的钱。重在“囤积居奇”。 好比我看见一样好东西,抢先购买在手。等到需求起来了,价钱翻了几番,我再卖给你。 可是北京的土地市场,让我感觉根本不存在“囤积居奇”的土壤。 最有钱,最有权势的是赵家人。 你想赚赵家人的钱么。赵家人根本不需要买房子。土地都是他们的。他们想要哪块地,用笔一勾就行。 而各大部委呢。部委的干部们收入也很高,难保就是隐形富豪。 可是部委干部也不需要买房子。几乎每一个部,都有自己保留一亩三分地。部属土地,到时候拿出来运作一下,大家分了即可。 四环以内,有得是空地好地。 而北京土著们呢,北京土著也不缺房子。 北京向来以“户型大”著称。当上海2001年造120平米房子时,北京造的都是180平米二房,还是经济适用房! 北京人不缺房子,北京土著不缺房子。人家笑眯眯地等着房产升值,升到10万元后卖给你呢。 坦白说,除了学区房。我就没见过北京土著砸锅卖铁买房子。 那么这一个个的“买家”都排除了。最终你赚什么钱呢。 最终赚的,就是全国各地赶过来的“土豪”。 您有钱是吧,在家乡开小锰矿厂的。现在送孩子来北京读书,落地生根。 行呀,这套二居室1200W,就卖给您吧。 咱北京人就等着靠这笔钱发财呢。 总体北京市场,感觉“住房面积”并不稀缺。“居住品质”也并不优越。 并不是一千万的房子,能买出豪宅范,享受灯红酒绿的。级差地租极低。 而是每一个人,从赵家,各部委,土著,炒房客,每一方都是“净卖出”方。 都想赚土豪的钱。 在上海,如果是6:4,六个既得利益者赚4个新移民的钱。 如果你居住在北京,则北京的房子,你先需要买一套。 如果你一套都没有,你就变成了“刚需”。刚需很容易被“打爆”。 打爆的意思,是你非买不可,无论对方开多少价格,弄到急时你都必须接受。 但是“投资”,尤其是大头寸的建仓位,那就免了吧。 因为北京的房子,实在是很“混乱”。 都在瞎砍。 北京的市场,越看越是心惊。 越看越是迷惘。 我始终无法解释“价值”之所在。北土城卖你一套房子十万,请问价值如何盘算。用哪个公式计算出来十万。 水库的玩法,与别人不同。 别人是看见“涨了”,于是赶紧跟进去。追涨杀跌。反正是赚钱了,你问那么多问题干嘛。 而我们是冷眼旁观,非得把整件事情想得清清楚楚。再也没有半点乌云,“了如指掌”。然后我们才开始大规模建仓。 一旦我们开始入局,判断就绝对不会出错。今后的三年五年走势,都是算出来的,而不是猜出来的。 北京市场,始终无法“算”。 太混乱了,太不市场化了,太缺乏套利了,太没有逻辑了。支离破碎完全就是瞎猜。 这种感觉,很不好。 好比令狐冲学会了“独孤九剑”,天下武功,无一不是破绽。剑法天下无双。 可是等他被林平之,左冷禅关在漆黑山洞时,黯淡无光,他的剑法也无从施展。 所有的人都是闭着眼睛挥舞刀剑瞎砍。 无论多强的武林高手,和一个莽夫无异。 这种感觉,很不好。 (yevon_ou@163.com,2016年9月27日午) [1]《刘仲敬谈中国高等教育 | 冬川豆》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I4MjA3MTg2OA==&mid=2652506702&idx=2&sn=e7ff4e3a565031b8ea50485cb4209e18&chksm=f0712c1dc706a50b0c6f664d55751c0d83c2c0e4e796a815117e41b53a92b2e9cf3d7df75319&scene=1&srcid=0923ozjLzxua6haI5GMuQRHa#rd [2]知乎上有一篇文章《再造一个新成都,折射出中国房地产现状》,可以推荐一看。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2484065 |